叼着猫的老鼠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30章 制作火药(上),鹿部落崛起,叼着猫的老鼠,同志文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陆子龙在指导月牙儿等人织造丝绸的之余,开始着手配置火药。

陆子龙之前在硝制皮衣的时候就造出了硝酸钾,加上早就烧制出来的木炭,就差硫磺了,在“野狼部落”击败“大江部落”来犯之敌后,意外地获得了两大坛硫磺粉,这两大坛子硫磺粉至少有 100 斤。

这让陆子龙极度兴奋。虽然现在还没有遇到需要使用火药进行攻击的敌人。

但是能够提前制备出火药,在必要时进行应用,总是好的,有备无患嘛。

陆子龙很欣赏《礼记.中庸》中的一句话:

"凡事豫则立,不豫则废。言前定则不跲(发音 jiá),事前定则不困,行前定则不疚,道前定则不穷”。穿越前他将这句话当做自己的座右铭,并在工作中努力地去践行这一原则。

众所周知,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,中国古代的道士们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中就有火药。早在唐朝,孙思邈老神仙就有硫磺伏火法的原始火药的明确记载,这是世界历史上有关火药的最早论着。

火药也是推动世界历史进程的一项重要发明。不过很可惜,尽管中国人首先发明火药,但在火药的应用领域却乏善可陈。尤其是在军事领域,一直没有成为主力。

我国早在宋代就发明了以火药为发射能量和杀伤动力的武器,但是杀伤效果都不理想。

其中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火药的配比没有完全掌握,我们经常听说火药的比例是一硝二硫三木炭,但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方法,要让火药充分燃烧,爆发出最大的爆炸效力,就要更为精细的配比。

黑火药爆炸时的实际威力,跟原料纯净度、制备工艺、压紧和密封条件有很大关系。

中国古代的原始黑火药爆速很低,近似于爆竹呲花。和配比正确的黑火药相比,同等重量的黑火药,爆炸威力要相差数倍,我们古代那种黑火药,只是简单地将木炭、硫磺和硝混合,配比五花八门,是一种松散的混合物,很不耐储存和运输,而且易受潮、杂质多,威力小。

这种原始火药更适合做烟花。

到了十七和十八世纪,随着欧洲物理学、化学、机械工程学的进步,西方才有了黑火药的最佳组配比率,也就是硫磺 10%,木炭 15%,硝石 75%。

陆子龙自己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天平,取来硝块、木炭和硫磺,将这些原料在不同的石槽中用木锤捣烂,碾成粉末,按照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玄幻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紫色蚂蚁

禁忌人皇

范离

祸水如她

盛晚风

白夜做梦

小披萨

不空山水念溪风

清澜还是凝澜